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工業發展史上,有一個名字始終熠熠生輝,那便是“東方紅”。
自1955年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制造廠在洛陽破土動工,1958年,第一臺東方紅54履帶拖拉機開出廠門,“東方紅”三個字就成為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的象征,也開啟了國機集團下屬企業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拖”)波瀾壯闊的70年發展歷程。如今,作為我國農機行業的“龍頭”企業,不到三分鐘就有一臺拖拉機駛下生產線,開往世界各地,中國一拖已經走過了整整70年的光輝歷程。這70年,是一部充滿艱辛與奮斗的創業史詩,是一部不斷改革創新的發展畫卷,更是一部為中國農業現代化事業不懈拼搏的輝煌篇章。
共和國的印記
新中國成立之初,讓億萬人民吃飽飯,建設中國人的第一個拖拉機制造廠成為刻不容緩的時代使命。作為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工程之一,中國一拖的前身第一拖拉機制造廠以鋼鐵臂膀撐起了新中國農機工業基礎體系,讓現代化農耕的曙光,第一次真正照進廣袤田野。
在中國一拖籌建過程中,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調動全國人力、物力資源給予支持。1954年1月8日,國家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富春向毛澤東主席匯報選址問題時,毛主席曾幽默地說:“洛陽九個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還放不下一個拖拉機廠嗎?”于是,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制造廠選在洛陽市的澗河西部地區建設。
來自五湖四海的第一批建設者匯聚古都洛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令人矚目的“一拖速度”:250名工人38個工作日建成了22500平米的發動機車間,32天建成了12870平米的燃料系統車間,創造了我國建筑工程史的奇跡。
1959年10月12日,在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投產前夕,周恩來總理親自來到中國一拖,說道:“工廠投產后,不僅要生產合格的拖拉機,而且要培養合格的人才。你們要記著,你們是中國第一啊!要出中國第一的產品,育中國第一的人才,創中國第一的業績!”從那以后,“三個第一”也成為了中國一拖的核心價值觀。
在那個年代,東方紅拖拉機如同駿馬一般,奔跑在中國的大江南北,承擔了我國當時70%的機耕作業任務,成為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值得一提的是,東方紅拖拉機“開上了”第三套人民幣1元紙幣,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象征和記憶。“東方紅”這三個字,不僅結束了中國人不能制造拖拉機的歷史,更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農業的耕作條件,成為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在市場浪潮中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塊田地被分成一塊塊的“面條田”,原有的大型拖拉機已無法滿足農民的新需求,中國農機工業也隨之迎來了大規模的結構性調整。中國一拖直擊市場浪潮,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引領,從技術跟跑到創新領跑,以基因重構回應時代挑戰,在與市場的博弈中,蹚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突圍之路,彰顯著中國一拖人在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的決心與底氣。
1981年,面對東方紅履帶拖拉機銷量銳減的困境,中國一拖積極應對挑戰,派出了上千人,在15個省的47個地區106個縣,開始了大規模的市場調研。根據廣大農民的真實需求,中國一拖自主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東方紅8擋小四輪拖拉機。東方紅小四輪拖拉機一經推出,迅速成為了當時風靡全國的“明星產品”,農忙時候跑耕地,農閑時候跑運輸,極大地滿足了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為解放農村生產力、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同時也帶動了中國一拖乃至我國整個農機工業成功走出低谷,迎來了新的發展生機。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從歐美引進了一批大功率輪式拖拉機生產技術。然而,由于當時農民購買力較低,大型拖拉機市場前景不明朗,許多企業紛紛放棄了對這些先進技術的吸收。只有中國一拖獨具慧眼,看準了未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對國外先進技術進行了長達10年的消化吸收。1991年,東方紅LF80-90輪式拖拉機開始小批量生產,標志著中國大功率拖拉機技術平臺正式建立。中國一拖從意大利引進的菲亞特拖拉機技術,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實現了國產化率100%,擁有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為中國拖拉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引領中國農機技術新突破
2008年,中國一拖加入國機集團,開啟了新的發展篇章。在國機集團的引領下,中國一拖踐行“鍛造國機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不斷進行科技創新,保證農機裝備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在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貢獻積極力量。
2010年,國內最先進的大功率輪式拖拉機制造基地在中國一拖工業園建成投產,同年,中國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動力換擋拖拉機在中國一拖誕生,打破了國際農機巨頭在重型拖拉機領域的長期壟斷格局,標志著中國農機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2012年,一拖股份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一拖股份成為我國第一家“A+H”雙平臺上市的農機企業。更加多元的融資方式和渠道,為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4年,中國一拖首款商品化動力換擋拖拉機正式上市,其優異的性能和合理的價格,直接迫使進口產品大幅降價30%以上,極大地縮短了我國農機裝備制造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2016年,東方紅LW4004無級變速重型拖拉機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驚艷亮相,其關鍵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結束了我國350馬力以上重型拖拉機必須進口的歷史,使我國農機裝備制造業實現了與世界同步發展,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農機的實力。
此后,中國一拖在科研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技術突破。2017年,東方紅無級變速重型拖拉機亮相國家“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展示了中國一拖的最新成果;2018年,東方紅無人駕駛拖拉機通過我國首輪全程無人作業試驗,開啟了智能農機的新篇章;2020年,中國一拖發布國內首臺“5G+”氫燃料電動拖拉機,引領了我國農機發展的新潮流;2024年,東方紅LW4504無級變速拖拉機發布,填補了國產大型農業動力裝備在450馬力級以上的空白,也標志著中國農機工業實現與世界同步;同年,東方紅丘陵山地拖拉機批量交付甘肅省,有效破解丘陵山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難題,讓丘陵山地變成“山地糧倉”……中國一拖用一個又一個“第一”不斷為中國農機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全球化視野下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一拖將全力打造數智一拖、生態一拖、全球化的一拖,在更高的層次、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現中國農機企業的卓越風采。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中國一拖將繼續加大在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和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數字化投入,不斷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與精準作業能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實現農機裝備的智能監控、故障預警、精準作業等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農業生產解決方案。同時,加快企業內部的數字化管理變革,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決策的科學性,讓數字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在生態發展方面,中國一拖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推進產品的節能化、電動化、智能化升級,努力減少農機裝備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大對新能源農機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如氫能動力拖拉機、混合動力拖拉機等,為實現農業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同時,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推動整個農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在全球化戰略方面,中國一拖將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提升海外市場份額,擴大國際市場品牌影響力。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產品質量,“東方紅”已經在世界100多個國家打響了名號。未來,中國一拖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全球農機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農機貿易和技術合作,將中國一拖的優質產品和服務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同時,通過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等方式,更好地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戶的需求,實現企業的全球化布局,讓“東方紅”成為世界知名的農機品牌。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
中國一拖從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的誕生地,發展成為如今引領中國農機行業智能化、綠色化、全球化發展的領軍企業,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一拖人的艱苦奮斗和創新進取。在未來的征程中,中國一拖將在國機集團的正確領導、大力支持下,繼續秉承“三個第一”的核心價值觀,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為“打造世界級品牌,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努力奮斗,讓“東方紅”在全球的田野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